发布于 2025-06-19 16:24
楼主
2025年5月13日晚上,我们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包扎术培训。以下为总结:
一、培训概述
在这次包扎术培训中,采取两人一组的方式,组员互为伤员或包扎员进行实操练习。这一培训旨在提升我们在紧急情况下的救护能力,掌握正确的包扎技巧。
二、培训内容
(一)理论知识学习
培训开始时,先讲解了包扎的基本原理和不同包扎方法适用的情况。例如,环形包扎法适用于小伤口,螺旋包扎法常用于肢体部位的包扎等。这些理论知识为后续的实操奠定了基础。
(二)实操练习
1. 互相配合
两人一组时,一名成员先扮演伤员,展示不同类型的伤口。另一名成员则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包扎方法进行包扎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发现互相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。比如,当包扎手部伤口时,“伤员”需要告知“包扎员”伤口的具体位置和大小,“包扎员”则要根据这些信息调整包扎的松紧度。
2. 技巧掌握
通过多次练习,我们逐渐掌握了包扎的技巧。像在做八字包扎时,要注意第一圈稍微绕宽些,以固定敷料,后续圈数要均匀缠绕。在练习过程中,也遇到了一些问题,如包扎过松导致敷料容易脱落,包扎过紧影响血液循环。但经过不断调整,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包扎的力度。
三、培训成果
经过培训,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果。从理论方面,能够准确说出至少5种不同的包扎方法及其适用场景。在实操方面,每组成员都能够熟练地为同伴进行包扎,并且包扎的质量得到了培训师的认可。据统计,在最后的考核中,我们小组的包扎成功率达到了90%以上。
四、个人体会
(一)团队协作的重要性
这种两人一组的培训方式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。在真实的紧急救护场景中,互相配合能够提高救护效率。例如,在模拟多人受伤的情况下,我们小组能够分工明确,一名成员负责包扎,另一名成员负责寻找更多的包扎材料,从而更快地处理伤口。
(二)实践出真知
虽然之前学习过一些理论知识,但真正动手操作才发现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。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,才能熟练掌握包扎术。
(三)对急救的新认识
这次培训也改变了我对急救的看法。以前觉得急救是专业人士的事情,但现在意识到,作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技能,如包扎术,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。
五、总结与展望
(一)总结
这次包扎术培训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课程。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,我们不仅掌握了包扎术这一实用的技能,还在团队协作等方面得到了锻炼。
(二)展望
在未来的生活中,我会继续巩固所学的包扎术知识,并且希望能够向身边的人传播这一技能。同时,我也期待能够参加更多类似的急救培训课程,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急救能力。
学员:杨志云

